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以下简称3.0版升级议定书)在1.0版、2.0版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基础上,于数字经济领域建立了双方各自缔约实践中最高水平的规则体系及合作安排。协定既取得多方面核心突破,又精准破解此前规则碎片化、技术鸿沟等痛点。
谈及在数字经济领域“最高水平”的体现,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国际治理部主任石丽娜表示,前期中国与东盟在RCEP等协定中虽已纳入电子商务相关规则,但涉及范围和规则水平较为有限。此次3.0版升级议定书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安排,首次系统性构建了覆盖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全链条合作框架,实现了突破性升级。
从制度设计看,3.0版升级议定书强调规则包容、灵活、可落地性。在数据治理领域充分兼顾治理效率与安全,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预留弹性空间,完善规则执行和争端解决机制,明确未来工作计划与方向,推动规则从文本转化为实操流程。从合作维度看,凸显合作领域的全面性和前瞻性,涵盖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增强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等系统“软联通”,纳入高水平的个人信息保护、数字贸易标准、无纸贸易、网络安全等规则条款,为深化双方数字经济合作确立了系统的制度安排。
针对此前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合作中面临的规则碎片化、技术鸿沟等挑战,石丽娜指出,3.0版升级议定书在数字经济专章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破解规则碎片化问题上,石丽娜表示,3.0版升级议定书数字经济章节搭建了一套覆盖数字基础设施、数据、数字技术、数字应用的相对完整的数字经济规则框架体系。其中包括促进中国和东盟数字贸易“无缝”衔接的便利化措施条款,如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电子认证、无纸化贸易和数字基础设施联通等;降低数字壁垒的边境后规则条款,如跨境数据流动、计算设施位置、线上个人信息的保护、电子交易框架等;鼓励新兴数字技术创新条款,如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创建可信、包容数字环境条款,如打击网络诈骗、中小微企业合作等。
对于数字鸿沟问题,石丽娜表示,数字经济章节明确围绕数字互联互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强化能力建设合作;推动提升数字包容性,识别和解决在数字经济中获取机会的障碍,促进所有群体参与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中增加中小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利用数字工具和技术增强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通过提高数字经济的社会参与度来切实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这一兼具系统性与针对性的合作安排,将推动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迈向深度融合,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