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贸资讯

  中国—东盟合作行业联席会议10日在京召开。会议决定,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合作行业联席会议机制,目的在于为中国与东盟双方行业协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以加强行业间探讨市场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更好地促进双方产业调整与对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等18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并共同成为首批联席会议成员。中国著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专家、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主持了会议。

    联席会上,许宁宁介绍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形势及建立行业联席会议机制的必要性。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出现了强劲的增长。今年1至2月双边贸易总值达391.2亿美元,增长66%。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53%,自东盟进口增长8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贸区,并希望行业协会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合作。

    随着零关税的实施,双方市场相互开放后,东盟有的国家行业协会担心中国产品大量进入冲击其产业,甚至提出了延缓实行零关税的动议。许宁宁指出,实现互利共赢,建立高质量的自贸区,就需要双方行业根据不断发展的开放形势及时对接、合理分工,从而提高本自由贸易区的主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他指出,尽快进行中国与东盟的行业对接是增进双方理解、推动双方互利合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当务之急。

    与会所有行业协会负责人对建立行业联席会议机制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该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各行业协会了解东盟相关行业的信息,促进中国与东盟行业间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会议达成共识:联席会议将定期召开会议,交流行业协会在对东盟行业合作方面的经验,探讨开放市场后的行业问题;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知名专家等出席联席会,与成员共同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情况,分析双方行业合作有关发展形势;就中国与东盟行业对接出现的新问题、双方行业对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有关国家发生对行业对接产生影响的突发事件,及时组织成员商议;向成员提供行业商务咨询,组团出访,交流经贸信息,并组织成员出席有关国际会议;指导企业互利合作;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负责联席会议的会务、联络等有关日常工作。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