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各方观点

  在全球和区域经济形势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RCEP运行3年多以来,从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产业链融合发展、供应链互联互通、区域投资重点领域等方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为区域经贸发展提供了稳定性。

  数据显示,2024年,RCEP区域内贸易总额达到5.7万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占比均超过3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到2030年,RCEP区域有望贡献全球约32.7%的经济增长。

  日前,主题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第五届RCEP经贸合作对接交流活动在第二十五届投洽会举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前景下的合作潜力。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供应链区域化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蔓延等背景下,RCEP已成为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压舱石”。为推进RCEP务实合作,她呼吁成员国以数字经济为纽带,激活协同效能;以绿色经济为导向,重塑可持续竞争力;以供应链互联互通为支撑,夯实产业链融合基石。她表示,加强RCEP的实施与深化合作,既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维护区域经济稳定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成员国互利共赢、重塑区域经贸合作新优势的战略支撑。

  缅甸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瓦瓦貌认为,RCEP不仅是一项贸易协定,更象征着对以繁荣和本地区广泛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共同未来的坚定承诺。“希望在RCEP框架下优先推进互联互通与物流合作、技术转让与能力建设、可持续供应链发展三大领域,以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和包容性。”瓦瓦貌表示,希望各成员国全面落实RCEP条款,加强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缅甸愿与各成员国共同建设更具韧性、可持续性和更包容的区域共同体。

  在日中投资促进机构代表理事、秘书长冈丰树看来,RCEP通过优化原产地规则和降低贸易壁垒,显著促进了日本与中国、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供应链整合与投资贸易合作。日中投资促进机构近年来重点关注ESG经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区域协同,并积极推动日中企业在东南亚共建价值链与生态系统。2025年,日中投资促进机构持续深化RCEP实施、搭建可持续合作平台,并进一步拓展在高端制造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互利共赢。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地区总部总代表黄在元表示,在RCEP框架下,韩中两国正积极拓展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韩国在氢能源、燃料电池及数字技术上具备优势,而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双方通过技术协同与供应链整合已形成多个落地项目。未来将依托RCEP原产地累积等规则,进一步推动区域内绿色产业链构建和数字贸易便利化。

  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杜莹芬研究员直言,RCEP生效以来区域内贸易规模稳定增长,区域内依存度提升,产业链布局优化,区域生产网络成型,技术赋能初显,数字化协同起步。然而,地缘政治冲突、规则标准不统一、成员国发展差距及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仍制约协定红利的释放。为此,应从构建韧性供应链、深化边境内措施协调、促进包容发展及加强技术赋能与机制保障四方面深化合作。通过多边合作与制度创新,RCEP有望实现效率与安全并重的高质量一体化,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链稳定的重要支撑。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