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各方观点
2025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迎来生效实施三周年。2020年11月15日,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成员国共同签署RCEP协定,标志着全球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自2022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以来,RCEP在通关简化、关税减让、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持续释放制度红利,成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
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表现为通关便利化。得益于RCEP的6小时通关政策,云南的鲜花最快可以在两三个小时内完成通关手续,然后运上飞机销往日本;韩国工人清晨打捞的赤贝在当日上午就可以运抵山东荣成。RCEP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极大释放了区域内贸易增长潜力。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了12.4%,而RCEP区域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311.1亿美元,逆势增长13.9%。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RCEP则是执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抓手。中国是RCEP的最大经济体,占RCEP区域经济总量的60%。三年来,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出口额达37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比重约30%。2023年,中国在RCEP区域内的中间品贸易额为8.2万亿元,约占该区域总贸易额的65%。RCEP强化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并在亚太地区推动日韩、中国、东盟、澳新形成高度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
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量的快速增长是高质量实施RCEP的主要推动力。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21年的5.67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41万亿元,三年内增长13%。2023年,东盟经济总量达3.8万亿美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中国与东盟经济总量超全球1/5,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过30%,共同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024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2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中方愿探讨面向东盟国家实施单边开放等举措,逐步迈向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谓单边开放,是指无论别国是否向本国开放,本国都单方面、主动地向对方开放。中国向东盟伸出单边开放的橄榄枝,体现了中国对于东盟的充分信任和对双边贸易的高度重视,同时更展现了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与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的主动对外开放姿态为RCEP以及国际多边贸易体系注入了更多的稳定性和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北美、欧洲等地的自贸区,RCEP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以包容性为特点,兼顾发展中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诉求。RCEP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人均GDP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为此,RCEP为最不发达国家安排了过渡期,并设定了差别待遇条款,以确保最不发达国家也能享受区域经贸合作的红利。2022年,老挝和缅甸在区域内的贸易额分别同比增长28.13%和13.68%。中国商务部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到2035年,RCEP将使老挝、缅甸的进出口总额增幅达10%以上。而柬埔寨商务部估计,RCEP将帮助柬埔寨在2028年摘掉“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
与此同时,RCEP的成功实践也对越来越多的经济体产生了“磁吸力”。目前,中国香港、斯里兰卡和智利已陆续提出加入申请。有学者预计,中国香港加入RCEP后,其GDP将提升0.87%,进口额增长0.78%,社会总体福利增加30.4亿美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甚嚣尘上,鼓吹阵营对立、“脱钩断链”的冷战思维死灰复燃。但“求和平、求发展”仍然是亚太地区多数国家的普遍心声。RCEP是亚太国家为捍卫自由贸易树立的成功标杆,也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广阔舞台。相信在RCEP的主导下,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作出更大贡献,也为亚太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