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各方观点

  在5月19日举办的2024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上,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接受总台南海之声采访时表示,当前地缘政治竞争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但从RCEP实施两年来取得的成绩来看,美国主导的排他性“小圈子”不能阻挡RCEP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释放。

  迟福林指出,RCEP正式生效以来,以贸易投资为重点的区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据中改院在论坛上发布的《2022-2023RCEP实施初步评估》报告,2022年,15个RCEP成员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3.9%,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1.7%,有10个RCEP成员国的区域内贸易总额增长实现两位数,尤其是东盟欠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力得到巨大提升,老挝和缅甸分别同比增长28.13%和13.68%。

  针对当前地缘政治竞争对全球自由贸易带来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等一些国家提出“脱钩断链”和排他性“小圈子”的做法,迟福林表示,地缘政治对RCEP规则效力的作用会带来一些影响,但RCEP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成员国中既有发达,也有最不发达的国家,合作是这些国家的共识和基础,也是区域发展的大局。“我认为,目前来看,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基本上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东盟国家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大好处,难以真正冲击RCEP”。

  迟福林进一步表示,中国始终是RCEP的重要推动者。202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比RCEP生效前增长4.9%,远远高于RCEP区域内的贸易增速,2022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投资存量更是达到1546.6亿美元的新峰值。迟福林对中国和东盟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心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RCEP红利持续释放,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融合,将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对于如何进一步共建全球最大的区域大市场,迟福林指出,当前面临着部分成员RCEP规则利用率还偏低的现状,这需要政府、智库和媒体加强对相关规则的解释和宣传,“这次的会议已经让很多前来参会的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寻找解决措施,我对未来提升中国-东盟规则利用率,释放RCEP的增长活力和红利寄予期待”。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