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各方观点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23期)在线上举行。专家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将显着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发展。对中国而言,标志着我国自贸区战略实施进入新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孝松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并对RCEP产生的效应进行了评估。从货物贸易来看,RCEP是我国入世20年来又一次全局性贸易开放,我国1/3的对外贸易将实现自由化,涵盖贸易额将达到1.4万亿美元,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农业上RCEP的成员在农业产业链上的互补性比较强,我国具有出口优势和潜力的很多农产品将从协议中获益。对于汽车行业,RCEP将带来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低,极大地整合东亚地区汽车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有效地帮助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释放中国汽车企业在产业链方面的优势。

  服务贸易来看,在RCEP的项目下,各国均在服务领域做出了远超各自“10+1”自贸协定的承诺,开放水平整体达到了15方各自自贸协定的最高水平,就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在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业、跨境电商、与贸易相关的金融业等领域均存在大量的机遇。

  RCEP的原产地累计规则也会带来多种效应。首先,它将带来区域内贸易的扩大。其次,原产地累积规则鼓励使用区域内中间品进行生产,要着力扩大中间品生产。巩固在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供应链安全。再次,域外跨国公司为了享受区域累积红利,会加大对区域投资布局。中国市场最大、产业链最完整、营商环境和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将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最后,该规则有助于中小企业利用区域内上游供应链,从自贸协定中获益。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RCEP的签署对“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演进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有助于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中日韩在高端零部件、汽车制造、将来的新能源汽车和存储设备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潜力形成更为深度融合的东亚产业链局面。此外,还将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中国通过进一步开放,把国内市场潜力拿出来使得外资和全球企业愿意让产业链继续留在中国,进而实现制造业产业链继续在中国集聚的效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加入RCEP是我国真正进一步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利促进因素。它不但有助于实现我国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特别是核心环节留在国内,还有助于加强区域性产业链的稳定性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投资协定方面的相关条款有助于更为顺畅地推进“一带一路”。RCEP带来的挑战主要来自低端产业转移,但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鞭策,随着很多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大量投资自动化制造和无人工厂,这都有助于加强将来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