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各方观点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并指出,中国愿同有关方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

    3月3日,RCEP部长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东盟10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6方经贸部长或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代表商务部部长钟山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各方部长按照2017年11月RCEP首次领导人会议共识,继续就货物、服务、投资和部分规则领域议题展开深入磋商,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谈判尚存分歧待解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所副所长袁波认为,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谈判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层面。在货物贸易领域,日本和澳大利亚提出了较高的开放标准,而印度表示开放压力大,很难接受高水平的谈判要求。在服务业领域,印度希望扩大市场开放,尤其是其优势产业所在领域,以此平衡印度在货物贸易领域可能面临的损失。但是从部长会议公布的消息看,各国的报价还存在争议,开放水平不足以形成共识。而在投资领域,谈判则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但是保留措施、准入清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此外,各方在规则领域也存在分歧,如知识产权的标准制定难以达成一致,日本和澳大利亚希望达到较高标准,而印度目前难以接受较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要达成一个髙水平的自贸协定并非易事。在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看来,现在最大的难关还是卡在开放的问题上。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希望RCEP能够体现更高水平的自由化,并希望中国继续加大开放力度。但印度由于惧怕中国对其制造业出口造成冲击,开放力度始终不够。如果做通印度的工作,RCEP就有望实现一些突破。

    实现突破前景可期

    目前,RCEP已经到了谈判的关键阶段,各国都希望2018年能达成谈判。就本次部长会议来看,各国对此前的谈判回合进行了梳理,并就下一步如何解决分歧提出了思路性方案。

    袁波认为,RCEP的经济价值不言而喻,各国需要更加灵活务实地推进谈判,解决好谈判中的分歧,尽可能寻求利益平衡,积极发挥领导人的政治决断作用推动谈判顺利完成。

    霍建国表示,中国一直是RCEP磋商的积极推动者。面对高水平的开放战略,中国需要克服困难,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配合。当前区域内竞争激烈,中国凭借现有的制造业能力,如果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有可能会形成一种倒逼的机制,加快促进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从而通过竞争来实现“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同时,应加强与印度的沟通,如果在个别商品开放上难以达成协议,可以先形成一个框架协议,保留部分差异,在后续的衔接当中再逐步实现突破。

    对于今年内有望完成RCEP谈判的愿景,霍建国满怀希望。他认为,对于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性,参与RCEP谈判的国家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当前国际局势面临调整的情况下,各国都在极力寻求合作共赢,RCEP很可能会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