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 各方观点

    麦康年:现在,大量新兴产业涌现,比如电子商务和数字科技,这些行业都是我们在十年前未曾预见、更不用说要考虑写进自贸协定的。我们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便是要考虑把这些产业纳入协定内,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等议题。其中,我们对奶制品非常重视,这是我们对中国进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安排第四轮谈判,我期待双方能在今年或明年达成最终的协议。

    新西兰在发展对中国经贸关系上有着许多“第一”。2008年,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九年后,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新西兰,两国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新西兰又成为了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此类合作文件的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两国还立下了到2020年双边贸易突破300亿新元(1445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就双方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最新进展、“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新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前景以及广东企业面临的投资新机遇等议题,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近日在广州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他对记者表示:“2008年双方签订自贸协定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为我们的商务和经济关系带来了重要的拓展。在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上,两国在各领域的科技合作上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有一些医疗科技合作项目还在广东进行。”

    而在中-新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后,双方将致力于探索具体合作内容。“我们在推动全球贸易基础设施和区域一体化、促进商品、服务、人员和资金流通方面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认为我们将更多地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咨询及管理等工作。”麦康年说道。

    考虑把新兴产业纳入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21世纪》:提到自贸谈判,中国和新西兰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已经进行到了第三轮,目前进展如何?有哪些领域将是重点?如何进行突破?在贸易方面,新西兰对中国冰鲜牛羊肉的出口最近成为亮点,你对此怎么看?

    麦康年:现在,大量新兴产业涌现,比如电子商务和数字科技,这些行业都是我们在十年前未曾预见、更不用说要考虑写进自贸协定的。我们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便是要考虑把这些产业纳入协定内,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等议题。其中,我们对奶制品非常重视,这是我们对中国进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安排第四轮谈判,我期待双方能在今年或明年达成最终的协议。中国现在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提升,我相信在未来中国也会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最近冰鲜肉的进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之前我们对于中国是否该进口新西兰的冰鲜肉这一议题讨论了很长的时间,现在它成真了,意味着我们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将更多样。

    《21世纪》:据新西兰媒体报道,2017年,中国赴新西兰游客数量同比减少,根据你的观察,这是否属实?个中原因何在?新西兰有何应对的措施呢?要如何平衡发展旅游业和保护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麦康年:中国赴新西兰旅游人数去年的确出现了短暂的下滑,但并不是持续性的。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总体来说,中国游客数量正持续上升,最近春节假期我们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比去年更多。我相信,中国游客赴新西兰旅游的需求将会持续,这也为我们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确保他们不仅仅只去热门景点、以及增加淡季的游客数量,这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旅游资源。在我看来,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许多游客都喜欢去非常热门的城市和景点,如奥克兰、罗托鲁瓦、皇后镇,但其实新西兰还有许多别的风景。2019年是中国新西兰旅游年,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人们在一年内的不同时节去新西兰的不同地方,这样游客相对来说可以分散一些,不至于对我们的旅游资源造成过大的压力。

    两国电影技术合作前景广阔

    《21世纪》: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乳业是两国合作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目前,中国的几大乳业巨头都相继往新西兰投资,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你认为中新两国如何在这一产业上进行优势互补?

    麦康年:乳制品是新西兰对中国最大的单一出口产品,我们也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国,所以中国的乳企来新西兰投资是自然而然的。但其实这是双向的投资趋势,目前新西兰最大乳业公司恒天然也已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了两个牧场群,两国在乳业上的联系正越来越紧密。

    《21世纪》:除了乳业外,新西兰整体的科技领域也显示出了巨大潜力,近日两国还召开了第五届中国-新西兰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你如何看待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空间?具体将有哪些项目?

    麦康年:在医疗科技方面,由于老龄化的问题正越来越严重,非传染性疾病、脑神经疾病和抗癌治疗等项目都引起了两国的关注,其中,我们还有一部分项目是在广东进行的。除此之外,我想在大家意料之外的是,我们还在创意产业上下了很大功夫。电影听起来似乎与科技关系不大,但是实际上它对技术要求很高,有很多中国电影制作前后的技术处理工作都是由新西兰企业完成的。比如《战狼2》的音效正是新西兰公园路后期制作公司(Park Road Post Production)制作的。如果人们在电影结束时认真地看最后的制作者名单,就能发现新西兰企业的身影。同时,我们还会制作动画和幼儿特色片,所以在电影产业中,中新两国在技术上合作前景很大。

    粤企在新投资覆盖多个领域

    《21世纪》:近几年,广东与新西兰的经贸交流也日益频繁,广东的企业在新西兰投资呈现怎样的趋势?你对广东到新西兰投资的企业有怎样的建议?

    麦康年:在我看来,广东大概是整个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和新西兰的企业交往的紧密程度也反映了这一点。近年来,中企到新西兰投资越来越频繁,投资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也比我们想象中更多,比如像蒙牛的旗下公司雅士利乳业已在新西兰设厂,手机企业华为也在新西兰投资了数据中心,还有科技巨头腾讯也持有位于新西兰达尼丁市的游戏企业25%的股份。在我看来,新西兰对于中国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却是一个很有特点、也很有创新性的市场。现在有许多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为了扩大某地市场,也许会开始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但我的建议是,要看到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并且从这些领域中找到和新西兰市场的联系。

    《21世纪》:不久前,新西兰与我国四川省还签署了贸易投资圆桌会议MOU,这也是新西兰首次与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签订此类协议,这样的举措是否有望延续到广东来?

    麦康年:这一份MOU是在四川省商务厅和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馆、新西兰贸易发展局之间签署的,这也是第一次我们与中国省级单位签署类似的协议,它旨在为两地的企业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这其中不仅有新西兰政府部门的协助,还有许多新西兰的企业也参与其中。我想说的一点是,此次MOU签订选择了四川,我认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四川和新西兰的企业交流不是特别多,所以建立这样一个沟通机制是很必要的,广东与新西兰的联系已很频繁,双方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广东的政府有意愿的话,我相信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一定很乐意进行这样的合作。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