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同时也正在寻求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未来诸边协定是否会代替多边协定成为国际经贸关系的主流?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自贸协定的安排是驱动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是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缺少谁都不合适。
王受文指出,多边贸易以世贸组织(WTO)为核心,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的基础与核心的平台。WTO有164个成员,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98%以上,没有任何一个协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贸易都是在WTO成员之间进行的。
他举例称,中国去年进出口额为4.65万亿美元,和WTO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到97.9%,相当于中国4.65万亿美元的对外贸易中,有4.56万亿是和WTO成员进行的。因此,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性、权威性,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安排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并不是和WTO相冲突、相矛盾的。”王受文说。
他强调,虽然自贸协定一般都是“WTO+”,自贸协定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开放,而且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开放的水平,要比WTO的开放水平要高得多。但自贸协定不能够代替多边贸易体制,如在农业补贴问题、粮食安全的公共储备问题等都只能在多边贸易体制内来解决。
他表示,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自贸协定安排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两个重要轮子,二者是互补的关系,不是谁替代谁的关系。“一段时间内,可能多边贸易体制起主要作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自贸协定起主要作用,但是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