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方观点

  香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11月12日在菲律宾帕赛市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自贸协定》)和相关《投资协定》。协定为香港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保护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和更佳的市场准入条件,为营商人士降低门槛、扩大商机,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两项协定的签订是香港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便利营商和提高竞争力,并为“一带一路”工作做好铺垫。

  历时三年完成谈判

  香港与东盟于2014年7月展开自贸协定及投资协定的谈判,双方于2017年9月宣布完成谈判。两份协定仍有待香港和东盟成员国完成必要程序,预计最早可于2019年1月1日生效。

  东盟十国包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缅甸、老挝、柬埔寨与文莱,总人口已突破6.2亿,经济总量超逾2.4万亿美元,过去十年平均经济增长百分之五,东盟经济活力可见一斑。

  据港府资料显示,2016年香港与东盟的货物贸易总额达8330亿元,双方的服务贸易总额2015年达1210亿元。截至2015年底,东盟为香港第6大向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有关投资存量为2180亿元。东盟同时为香港的第6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有关投资存量为5550亿元。

  东盟是香港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和第四大服务贸易伙伴,这两份协定不但对加强和巩固香港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意义重大,而且经贸活动将会更频繁,香港企业及服务提供者在东盟的商机亦会大大提高。

  协定内容十分广泛

  《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范围全面,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和技术合作、争端解决机制及其他相关范畴。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介绍到,在货物贸易方面,东盟成员国同意对香港原产货物减免关税,预计香港从事出口的企业可逐步节省关税,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关税削减承诺涵盖不同类型商品,包括珠宝、服装及衣服配件、钟表和玩具等。例如,文莱将于3年内为香港原产服装及衣服配件提供免关税安排,而泰国将于3年内撤销香港原产钟表及其配件的关税。

  至于服务业,协定为香港具竞争力的服务行业,打开市场大门,受惠的服务业包括专业服务、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造及相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旅游及与旅行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以及仲裁服务等。邱腾华说,部分个别东盟成员国开放的行业,包括他们尚未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定下承诺开放的行业。例如,马来西亚将开放城市规划和园林建筑服务和海运(货物)代理服务,泰国将开放仲裁服务和电邮服务,印尼将开放餐馆服务及与能源相关的分析服务。

  在投资保护方面,协定为香港企业投资东盟市场,提供公平与公正待遇,让他们在投资被征收或因战争、武装冲突等事件导致投资损失时,按商订的标准得到补偿。

  同时,东盟成员国还为香港服务提供者提供不同程度的便利,例如承诺香港商务旅客的一般逗留时间可达90日,而企业内部调动人员一般可在当地逗留不超过两年,并容许续期两年。

  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全球许多国家的响应,增加了未来数十年的双边投资机会。邱腾华说,所有东盟成员国均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协定把香港的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网络,扩至东南亚所有主要经济体,建立更紧密联系,加强香港作为贸易和投资枢纽的角色,在策略上配合迎接“一带一路”的商机。

  他表示,两份协议可说是为整个“一带一路”工作做好铺垫,将来取得成功亦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示范,使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愿意与香港进行更紧密的经贸联系,甚至可将自贸协议内开拓市场、降低门槛、提供投资保障继续辐射出去。

  此前,香港贸易发展局曾发布研究报告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近年中国企业更积极参与东盟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项目。而香港在东盟拥有强大的业务网络和独特优势,有条件与内地企业合作,共同参与东盟各国的发展。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也表示,协定的签署将为香港打开东南亚市场的大门,带来巨大贸易和投资机会。香港可以充分利用“一国两制”赋予的独特优势,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去,共同推动内地、香港和东盟之间的经贸投资一体化发展。

  协定利好香港未来

  香港主流媒体《大公报》分析称,该协定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向前发展,并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越南岘港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倡议。该自贸与投资协定关乎香港未来数十年经济发展,预期可产生四大利好推动作用。

  一是提升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功能与地位。二是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发挥背靠祖国、面向全球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吸引更多东盟企业在港设立总部,拓展内地与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外国企业也可利用香港作为跳板,连接东盟市场。三是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物流与航运中心。四是推动香港金融与专业服务步入新的黄金年代。

  香港与东盟签订自贸与投资协定可望成为另一个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只要抓紧机遇、主动作为,香港经济走出长期低速困局可期。

  香港《商报》评论称,协定的签署显示了香港和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快车道,协定所带来的互补性及协同效应,有助为本港开拓商机,增加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为香港经济以至商界及投资者带来直接的利益。更大的利好在于,借助与内地签订的CEPA,并与东盟签订的自贸和投资协定相配合,香港作为贸易投资的高效平台以及沟通桥梁的优势,将得到更大的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再次凸显了香港“带路”的关键角色,也给本港未来发展开拓出巨大的空间。

  香港《经济日报》社评指出,随着内地产业升级转型,将有更多生产环节迁往包括东盟的东南亚,而香港与东盟的投资协定,在非服务业的投资上,给予香港在东盟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等,大大有利港商做有关方面投资。港商与港人要把握机会,港府亦要积极协助。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