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方观点

  据澳大利亚新快网9月9日报道,最近由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和中国订立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对于本地澳人工作机会的影响也许并不像工会宣称的那样严重,而仅仅让中国享受了与其它国家同等的待遇。

  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劳伦森(James Laurenceson)教授指出,条款对于现存法律处理海外劳工的方式并未进行多少改变。“这仅仅是把中国置于和其它与澳订立自贸协定国家同等待遇的水平。”

  他指出:“我预计,五年后应该没有人会抱怨,没有人会注意到任何差别,就像澳大利亚和泰国、美国之前的案例那样。”

  2015年8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将在2020年增长44%,而澳大利亚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另据统计局数据,自从与韩国和日本的自贸协定正式实施以来,向以上两个国家的食品和饮料出口分别提高了21.8%和7.8%,而对于中国的出口则停滞不前。

  澳中关系研究院报告宣称,前工党贸易部长埃莫森(Craig Emerson)希望自由贸易协定法律中包含政府有责任实施“劳动力市场测试”的内容。而工党领袖薛顿(Bill Shorten)则表示,希望修改法律内容。

  报告称,澳中自贸协定第十章剔除了针对以下五种类别的“劳动力市场测试”:商务访客、公司内部调换岗位、独立高管、合同服务供应和安装工、服务工种。但是按照澳大利亚同新西兰、新加坡、泰国、美国、智利、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订立的贸易协定,对于劳工引入的规定也是如此。另外,中国也相应地向澳大利亚提供类似职业的劳工引入优惠。

  协定虽然剔除了对于10种职业的中国劳工在申请“457签证”时的强制技能测试,但这其实等同于澳大利亚对于其它150个国家的待遇。一方面对于技能水平的要求没有降低,另一方面所有联邦和各州层面的执照和注册要求都将保留。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