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相隔一周,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相继结束实质性谈判,根据谈判结果,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均将取消绝大多数产品关税,很多产业将会受到影响。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时对受益行业及受冲击行业进行全面解析。
梅新育表示,对韩贸易方面,中国受益行业主要是轻纺工业、农业、部分机电产业,包括技术装备。我们去年装备工业产出就占全世界1/3。而受冲击的包括部分电子和汽车产业,但他强调,“那只是暂时的冲击。”
“中澳自贸区签署后,我觉得中国没有什么可受冲击的产业。”梅新育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结束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煤炭实现了零关税。具体细则为,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焦煤马上实现零关税,动力煤则在两年内实现零关税。
而在此前一个月中国刚刚重启煤炭进口税,对无烟煤、炼焦煤、炼焦煤以外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五种燃料分别恢复实施3%、3%、6%、5%、5%的最惠国关税。
对此,梅新育认为,“虽然会给澳大利亚煤炭进口提供方便,但中国煤炭产业不能靠贸易保护,而且我们焦煤本来就少。我们从中澳自贸区中受益的产业则是全方位的。”
出于对抬高下游产业成本的担忧,在刚刚恢复煤炭进口税时,梅新育一度持保留意见。但中国与进口煤炭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签署协定后,这一担忧不再。
他表示,“与澳大利亚签署这一协定之后,如果与别的煤炭进口来源国做好相应安排,能够激励别国与我们签署自贸协定,那样,设置煤炭进口税抬高我国下游产业成本的问题也就可以基本消除,还能收获扩大自贸区范围的政治经济利益。”((记者梁敏))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