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方观点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文化传统也比较相近。两国相距最近处仅170海里,从山东威海到韩国仁川大约200多海里,上海到韩国济州岛相距也不足300海里。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历程来看,区域相临占据极大优势,再从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贸易所取得得巨大成就来看,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谓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个艰难的过程,尽管中韩双方政府都有意撮合。

  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给两国提供了成熟的建议,但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议,经验仍旧欠缺,相对于另一方的韩国则认为,早日缔结自贸协议就会早日形成共赢的局面。李明博当选韩国总统后曾表示,在今后10年内,韩国每年经济增长7%,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万美元,韩国跻身世界经济7强行列,即所谓的“747目标”,韩国要在10年内实现这一目标,不尽快与其第一大经贸合作伙伴建立自由贸易关系是不可想象的。

  中韩自贸理论可行良好的两国关系是建立自贸区的基础。国际贸易学认为,国家间缔结经济同盟后所获得的利益是否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如果建立同盟前贸易量大,关系密切,则同盟后利益更大;成员间地理位置近,运输方便,则同盟后利益大;同盟前成员间贸易壁垒高,则同盟后相互开放市场利益就更大。从中韩合作来看,在相互开放市场的同时,也在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这种合作方式将会使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对韩国而言将获得更多静态利益;对中国而言将通过提高合作的动态效应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从两国关系来看,中韩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领导人密切交往,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胡锦涛主席和李明博总统曾商定,以上海世博会和丽水世博会为契机,将2010和2012年分别定为中国访问年和韩国访问年。从两国贸易量上看,2009年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额达到1562.32亿美元,2010年前3月,中韩贸易额达到了453.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8%。在国别贸易中,中国现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国在中国的贸易地位也日益重要,现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文化传统也比较相近。两国相距最近处仅170海里,从山东威海到韩国仁川大约200多海里,上海到韩国济州岛相距也不足300海里。从两国市场的互补性来看,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纺织原料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植物产品和化工及产品六大类商品,中国从韩国的进口也主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化工及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及制品、矿产品、光学医疗仪器等六大类商品,从两国进出口商品的变化表明,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过去的原料型为主转向以制成品为主、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方向提升,两国经贸关系已经进入水平分工的新阶段。由此可见,中国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硬件条件已经成熟。

  “贸易立国”引发中韩壁垒重重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就实行“贸易立国”政策。随着贸易规模和贸易种类的变化,使得韩国政府对本国进口异常敏感,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贸易摩擦无可避免,韩国关税壁垒高筑、非关税贸易壁垒重重。中韩贸易逆差过大是中韩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韩国政府在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方面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如消减保护性高关税、取消针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措施,非但如此,为了保护本国市场,韩国政府除采取关税措施外,还频频启用非关税措施:如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措施以及其他一些歧视性做法。

  中韩经贸还要持续发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解决贸易摩擦的最好办法。但对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却困难重重。对韩国来讲,农产品和纺织服装业将面临冲击。一直以来在关税壁垒方面,韩方对中国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征收高额进口调节税,这类中国产品向韩出口十分困难。

  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关税下降,这将意味着韩国长期对农业的高度保护政策和在国际谈判中的强硬立场必需改变,农业很可能成为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最大障碍;对中国来讲,中国在生产钢铁的技术上与韩国比较相差甚远。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将会大量的进口韩国的钢铁尤其是高端钢铁产品,但中国汽车行业和化工行业由于相对落后,完全没有优势,将面临这艰难的调整。

  10+3自贸区或将催生中韩自贸协议2010年伊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如约建成,在接下来的2011和2012年,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将全面建成,届时,连贯东亚和东南亚的大自贸区也将全面展开。通过10+3贸易模式,中韩也将因此获益。

  坚定树立双赢观念,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是中韩两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中韩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方面截然不同,两国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将寻求共同利益的双赢原则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准则。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可预见性的自由贸易区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两国各自优势促进各自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同时带动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今天,亚洲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已经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的瞩目,大量的外资涌入,新兴行业的兴起,给亚洲经济带来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东亚各国都想借此东风,提升本国的经济。其中,中韩两国作为亚洲地区经济的领头羊,更是要利用此机遇,迅速发展经济,建立自由贸易区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并尽快促进其现实,提高双方经贸发展水平,走双赢的道路。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