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秘鲁共和国总统加西亚在秘鲁首都利马共同宣布《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成功结束。中秘自贸协定是中国与拉美国家达成的第一个一揽子自贸协定。这是中秘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必将为促进中秘两国经济贸易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秘鲁,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早在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便在安第斯高原地区建立了疆域辽阔、独具文化特色的“印加帝国”。古老而灿烂的“印加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从未间断过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中国的长城和秘鲁的马丘比丘(古印加文明遗迹)同被誉为世界著名文化的象征。今天,中秘两国在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中秘两国建立自贸区,为横跨太平洋的两个文明古国深化经济贸易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全方位合作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全球自贸区风起云涌中秘自贸协定应运而生
在全球化背景下,自由贸易已成为世界潮流,是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于停滞,各种双边自贸区谈判和区域优惠安排日趋活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秘两国积极与贸易伙伴商谈自贸区。中国已完成了14个自贸区的谈判,已经生效的自贸协定有6个;秘鲁已经完成了与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自贸区谈判,并正在与欧盟、韩国、日本等商谈自贸协定。中秘两国1971年建交,2005年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目前,秘鲁是我国在拉美地区第五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秘双边贸易达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49.59%。其中我国出口16.78亿美元,进口43.3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43%和49.03%。我国主要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服装等秘鲁发展所需的制成品,主要进口铜、原油、鱼粉、铁矿砂等资源型产品。丰富的自然资源,共同的发展需求,互补性的贸易结构,为中秘两国建立自贸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9月7日,胡锦涛主席与秘鲁总统加西亚共同宣布启动中秘自贸区谈判。此后,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中秘双方共举行了8轮正式谈判,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争端解决、贸易救济、机构问题、知识产权、地理标识、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磋商,并最终达成一致。2008年1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秘鲁共和国总统加西亚在秘鲁首都利马共同宣布《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成功结束。这是中秘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必将为促进中秘两国经济贸易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货物贸易受益显著互利共赢商机无限秘鲁地处南美州西部,面积达128.5万平方公里,人口2822万,是传统的农矿大国。秘鲁国徽图案分别为羊驼、金鸡纳树和象征丰饶的羊角,代表秘鲁的动物、植物和矿产资源。秘鲁在印地安语中是“玉米之仓”的意思。秘鲁气候温和,盛产葡萄、柑橘、菠萝、芒果等温带和热带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矿产、渔业和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矿产有铜、银、锌、金、铅、铁等。其中铋、钒储量居世界首位,铜占世界第3位。石油探明储量8亿桶,天然气1960亿立方米,鱼粉产量居世界前列。
自2003年起,随着世界范围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秘鲁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随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2007年更是达到8%,成为拉美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
货物贸易在整个中秘自贸区谈判中是最受瞩目的一个领域,根据协定内容,在货物贸易方面,中秘双方将对各自90%以上的产品分阶段实施零关税。具体地说,自协定实施起,秘鲁将逐步取消92%的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其中90%将在10年内降为零,2%将分别在12、15、16、17年降为零;中国将逐步取消94.6%的从秘鲁进口产品的关税,其中93%将在10年内降为零,0.8%将分别在12、15、16、17年内降为零。
因此,秘鲁的鱼粉、矿产品、水果、鱼类和中国的轻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化工、蔬菜、水果等产品将从中获益。中秘互补性强的贸易结构和潜力巨大的市场容量,为双方加强今后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服务贸易领域加深融合
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服务贸易是自贸区谈判中最具文化特色的议题。秘鲁是华人旅居拉美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有中国血统的秘鲁人近300万,约占秘鲁总人口的10%。走在秘鲁首都利马的街头,会发现很多中餐馆直接取名“chifa”(吃饭)。秘鲁最近两任驻华大使均为华裔,华裔在秘鲁政府、议会和军警部门担任高级职务已很普遍。
中秘两国建交后,在文化、教育、体育和艺术界交流与互访更加频繁,中国享有盛名的歌舞、杂技、京剧等文艺团体赴秘鲁演出,不少秘鲁知名艺术家访问中国;中秘体育教练曾到对方国家执教;两国重要大学多次接触与交流,探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今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时,正值中秘自贸区代表团前往参观中国武术学校的路上。灾难发生后,秘鲁总统加西亚亲自前往中国驻秘鲁大使馆吊唁遇难者,秘鲁政府还为遇难者举行全国哀悼日活动,参加谈判的秘方人员更是感同身受,数次向中方表达哀思。这种友谊和关爱让中方人员深受感动。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达成了广泛共识。秘鲁将在中文教育、中医、武术、采矿、研发等90个部门进一步对中国开放。中方则在翻译、体育、旅游采矿、咨询等16个部门对秘方进一步开放。可以说,两国人民将借服务贸易进一步开放的东风加速彼此的交流与融合,为加深传统友谊,共享两个文明古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法规健全促进投资中秘自贸协定是中国与拉美国家达成的第一个一揽子自贸协定。协定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争端解决、贸易救济、机构问题、知识产权、地理标识合作等等。双方仅用了1年时间就达成了一个开放水平高,覆盖范围广,互利双赢的自贸协定,体现了两国领导人高屋建瓴的政治决断,是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秘自贸协定在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推动两国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应对目前金融危机,恢复市场信心的积极之举,必将为两国企业和人民创造更多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自贸区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章节的谈判,中秘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自贸区投资章节内容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将给予对方投资者及其投资以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公平公正待遇;鼓励双边投资并为其提供便利;保证投资和收益的自由汇出等。
据统计,截至2008年8月,中国在秘鲁直接投资达7.86亿美元,涉及纺织、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秘鲁在华投资达4082万美元,涉及电子、房地产、汽车零部件、纺织等行业。中秘自贸协定投资章节的共识将为加强中国与秘鲁的双向投资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此外,双方还同意在各自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交流与合作,采取适当措施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传统。
同时,在地理标志方面,秘鲁将对中国22种产品提供地理标志保护,分别是:安溪铁观音、绍兴酒、涪陵榨菜、宁夏枸杞、景德镇瓷器、镇江香醋、普洱茶、西湖龙井茶、金华火腿、山西老陈醋、宣威火腿、龙泉青瓷、宜兴紫砂、库尔勒香梨、岷县当归、文山三七、五常大米、通江银耳、巴马香猪、泰和乌鸡、福鼎四季柚、南京云锦。而中国将对秘鲁的皮斯科酒、Chulucanas陶瓷、Cusco大玉米、和Ica豆角等4种产品提供地理标志保护,这将进一步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和特色,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目前,中秘自贸协定的谈判工作已全部结束,双方正就早日签署协定进行积极筹备,一俟签署,两国企业和人民将会获得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享受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秘鲁总统加西亚曾表示,秘中自贸协定将促进秘鲁从中国进口工业原料等产品,有助于提升秘鲁制造业产能,从而使秘鲁成为拉美国家的贸易中心。
对中国企业来说,要想从自贸区中获益,需要密切跟踪中秘自贸区的进展情况,主动申领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原产地证,充分享受优惠关税待遇和各项服务开放的优惠措施,这是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大好时机。而对中国的普通民众来说,我们也将会从两国日益频繁的经贸文化互访中进一步了解这个神秘的古国,探寻印加文明的历史古迹,品尝到富有异国情调的美酒佳酿和瓜果鲜蔬。中秘自贸协定的早日签署和实施,将为两国的务实合作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