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毗邻的东南亚内陆国老挝终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2012年10月18日,老挝第七届国会特别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向中国全额贷款70亿美元,修建连接中老边境及老挝首都万象的铁路项目。
按照中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0年前将有三条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高铁线路建成通车,中国将拥有直达印度洋出海口的高速通道。三条“高铁”的中方起点都设在云南省会城市昆明:东线经河口穿过越南,中线经磨憨穿过老挝,西线经瑞丽穿过缅甸,最终均到达新加坡。事实上,这些铁路线早已有一个著名的名称—泛亚铁路。
云南省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穆标表示,越南、缅甸的国内情况一直比较复杂致使铁路规划进度缓慢,中老铁路项目终于为中国主张的“泛亚铁路”开了头,其对中国未来在东南亚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并将为中国战略物资的运输提供新的选择,尤其是分担海运和管道运输的风险。
渴望变化的老挝
老挝历史上苦难深重,地理位置极其封闭,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95%以上,如今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25个国家之一。
自1986年以来,由于中国和越南的发展,老挝经济逐步有了起色。多年来,受益于湄公河支流几乎取之不尽的水力资源,水电有望成为该国的经济支柱。
如今,老挝发展步伐开始加速。10月2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会议上,老挝被正式批准加入世贸组织,成为该组织的第154个成员。
老挝于1997年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满足“入世”要求,老挝政府颁布和修订了涵盖从食品安全到保护知识产权的90多部法律法规,并在修改海关管理制度、清除贸易壁垒、为外资提供服务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8年7月,在泰国的帮助下,老挝首条万象至曼谷的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设计中的中老铁路项目,起于中老边境的口岸磨憨,向南依次经过老挝境内的孟赛、琅勃拉邦、万荣,至老挝首都万象。老挝境内新建铁路工程线路长度约421.17公里,其中路基147.87公里,桥梁86.8公里,隧道186.5公里,桥隧比66%,全线设车站17个,是兼具城际旅游功能、促进地方资源开发的客货共线快速铁路。
按照整体规划,中老铁路是中国泛亚铁路建设规划中通路项目,中通路项目为昆明-磨憨-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全长3894公里,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地区通往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核心地区最顺直的通路,将形成铁路、公路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并重的协调发展格局。
中老铁路项目从线路规划、可行性研究到具体的设计和开工准备,整个前期工作都是由中国中铁垫资完成。
云南省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穆标表示,酝酿已久的泛亚铁路计划,将使东南亚市场成为中国高铁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尤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密切,将促成这些国家引入中国的高铁技术和设备。他说:“目前在中国国内,通过修建高铁可以将铁路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把既有客运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运输。也许这样的思路将被放之于未来的东南亚国家,即它们也将实现‘客货运输分流’。”
“高速铁路的发展无疑会对沿线经济,特别是停靠城市的经济起到无比巨大的促进作用。”东南亚的华裔学者黎明远说,“但其负面因素也不可忽略,主要包括较高的造价可能给经济带来负担,同时也需要谨慎地处理好征地时的赔偿和人权问题。”
各种各样的意见还有许多,一名长期居住在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的云南籍商人说:“以后无数的中国人将拥入神秘封闭的老挝,仅施工期间就会有10万工人到来。至于将来高铁正式通车,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中国游客和商人到来。”在坚信“生意会越来越好做”的同时,“一部分老挝人对于中国人仍存在着戒备心理”。
铁路项目一波三折
2009年6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亚太经社委员会成员国签署的《泛亚铁路网政府协定》正式实施,上述三条从云南出境的“高铁”都将成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目前,中越、中老和中缅高铁中国国内段的设计时速都未超过200公里。昆明铁路局有关人员表示,中国新建铁路时速超过250公里才被称作“高铁”,而东南亚一些国家可能低于这个标准,即国际间对于“高铁”标准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称呼上也很难统一。
中老铁路项目可谓一波三折,2011年1月,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议的老挝外交部长通伦西苏里表示,耗资70亿美元的中老高铁整体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老挝境内段预计在当年4月25日开工建设,5年内建设完成。中国施工企业为此已经在万象设立了办事处,并且派出了施工队进驻老挝沿线,但工程却没有如期展开,老挝方面的消息称“是由于中国的资金不到位”。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