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内陆的老挝是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以前老挝电力是需要进口的,但通过中国大型央企这些年的建设,老挝现在的电力不但能满足自己需求,还能供出口赚取收入。”中国驻老挝大使布建国女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水电在老挝长达十几年,很好地贯彻了国家‘走出去’的战略。”中国水电国际公司东南亚区域部总经理袁金亮说,作为中国水电在老挝投资建设的首个水电站BOT项目,南俄5水电站为中国水电在老挝赢得了尊重,更加赢得了市场。
继老挝南俄5水电站投产发电之后,老挝政府随后将南欧江7个水电站的开发权以及湄公河主河道上的芭莱水电站项目的开发权全都授予中国水电。
据布建国大使介绍,目前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和承建的水电站占老挝电力总装机容量近一半左右。
在水电市场赢得好口碑的中国水电,并没有满足现状,单一经营,而是在老挝开辟了新的领域——钾盐。
尽管中国水电目前在占国际水电建设市场50%以上份额,但是在钾盐矿产业“走出去”,这还是第一次。在干净整洁的龙星灿运行村、热火朝天的中国水电老挝钾盐矿加工厂现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评价说,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水电海外市场开拓和业务经营的丰硕成果,也看到了中国水电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决心和力度。
据中国水电尹建明介绍,2006年2月25日,中国水电国际公司与老挝政府签订了万象平原钾盐矿普查和勘探协议。经过三年多的前期普查和勘探等相关工作,土地征购工作开始进行、采矿加工设计合同和开采生产协议已经签订。2009年,老挝12万吨钾盐项目得到我国发改委的正式核准,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一期钾盐投产目标大概是12万吨/年,我们将争取在上半年投入生产,2014年达到投产目标”,尹建明告诉记者,钾盐项目的二期、三期正在建设。一二三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钾盐开采量将达到100万吨/年。
“钾盐是高度垄断的资源,目前中国大多从俄国、加拿大、以色列进口,所在国大多采用深井采盐的技术,成本高,导致中国进口价格极高。”尹建明对老挝钾盐开采充满信心,“开采期有30年,而且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环保无污染的选择性溶解开采工艺。”同时,未来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老挝丰富的钾盐资源将得以更大规模的开发。
经过十六年的市场开拓和经营,目前,中国水电在老挝已经成功运作了承包项目、EPC+融资项目、投资项目等不同类型项目,进入了水电站、矿产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真正做到了在老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国水电不是唯一深耕于老挝市场的中央企业,目前在老挝的“国字号”央企大概有20余家。布建国大使说,“没有发现中国企业有不好的,除了水电,他们在基建、矿产、农业、通信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
“2009年来,两国领导把两国之间的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在交通和工程领域有很多的合作,中国政府给我们有大力的支持。”与中国颇有渊源的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宋玛?奔舍那对人民网记者说,“特别是亚欧峰会的时候,中国政府给我们援建了会议中心,机场改建,中国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元首官邸。如果没有中国公司的投入,就不可能开亚欧峰会。”
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中心,总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的老挝国家会议中心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助,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经过短短10个月建成,而这个项目施工时间至少需要2年至2年半时间。
宋玛提到的承建机场改建和元首官邸的中国企业,便是中工国际。
包括8万余平方米的站坪扩建、一个跑道掉头坪扩建及跑道端安全区改造、旧排水系统疏浚、巡场路及围界的修补、照明改造及办公楼建造等多个项目的万象瓦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通过9个月时间,主体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
坐落于湄公河河畔的元首官邸别墅区内有50栋别墅和一栋会所。这一项目是中工国际应老挝政府要求,为保障峰会接待而专门投资兴建的,14个月便完工。
“从最开始进来一无所有,到机场改扩建,到投资项目,是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工国际有必要的多元化经营。通过投资,带动工程总包,带动贸易。”中工国际东南亚区域总代表李繁荣说。
不仅仅是中央企业,一些地方国有企业也通过我国的援外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云南建工老挝区域经理于太明告诉人民网记者,1997年云南建工便进入老挝市场,真正的起步从2003年承建东辰酒店开始。
作为2004年第十届东盟峰会主接待场所的万象东昌酒店,云南建工只用了9个月时间,是老挝境内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和最豪华的酒店。同时还有占地182公顷的2009年第25届东南亚运动会场馆。
“不惜代价,一定要急人所急,想别人所想。取得别人的信任是最关键的。这是我们所坚持的理念。”于太明说。
布建国大使对此评价说,“中国企业的速度让老挝刮目相看,中国企业的奉献精神非常受老挝人民和政府赞赏。中国企业为了完成更好、更快地交付工程,经常24小时3班倒,其他国家的企业都做不到。”
据老方统计的数字,目前在老中资企业有700余家,其中在使馆备案的有近300家。除了这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国字号”企业外,有一些民营企业,也让布建国大使津津乐道。
位于万象市中心的“塔銮湖经济专区”项目,经过包括中国国企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知名企业数年有力争夺之后,被一家名气并不是特别大的中国民企上海万峰企业给拿下。
在“塔銮湖经济专区”项目所在地,记者看到,专区中心区域正在开挖一个50公顷的中心湖泊,而围绕整个专区的一条“护城河”已经开挖完毕。负责开发这一项目的老挝塔銮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江炯指着工地中心正在搭建地基的位置告诉记者:“这就是未来塔銮湖的中心。这里将建一个中心塔,作为整个经济专区的地标,它也会成为未来万象城的一个新地标。”
谈到在老挝的中国企业,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宋玛告诉人民网记者,“不怕中国企业来,就怕中国企业来。他需要的就尽量帮忙,要想办法把中国企业留下来。”
布建国大使也说,“中老关系很好,政策也好,对中国企业是很好的机遇。相对于在别国投资,是很便利的。”她建议,“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惠及当地老百姓。”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虽然老挝有丰富的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也有投资“一站式”审批的便利等有利条件,但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
“中国企业走进来,战略是对的,但怎么把它用好很重要。”布建国大使对部分在老中国企业很是担忧,“一窝蜂、盲目的投资时不可取的。”
云南建工老挝区域经理于太明对此深有感触,“于竞争太激烈了,进入白热化状态。”他认为,中国企业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空间,无序的走出来会颠覆走出来的基本原则,会影响走出来的道路。”
中国水电东南亚区域部总经理袁金亮则认为,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单一是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依靠中国少数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缺口很大。”
“没有金融支持,就没有勇气和底气。走出来的质量非常低。”于太明说。
当接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赠送的2012年版《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时,多家在老中企非常兴奋,有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特别需要政府在企业走出去方面加强指导,加强对企业的培训。”,“现在继续对企业进行专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培训。”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