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进一步理顺港口管理体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创新港口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集疏运系统,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眼下,作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不过,这样的局面有望在不久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北部湾经济区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深化港口建设一体化,加快建成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便是重点之一。未来,北部湾经济区将重点推进一批深水航道、专业化大能力泊位和集装箱码头建设,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65个,总吞吐能力达到3.36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00万标准箱。建成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北海铁山港区3个亿吨级港区。同时,进一步理顺港口管理体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创新港口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集疏运系统,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搭建“平台”构筑“国际通道”
据南宁海关的统计,今年前11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63.3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对东盟诸国的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29.4%,高于同期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速20.1个百分点,对东盟进出口规模位居西部12个省区市之首。
数字的背后,是广西提升开放开发水平的努力与探索。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的首个产业园区,园区的开发建设凸显了广西在全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目前,园区入园项目6个,总投资54.8亿元。不久前,首批约1.5万升来自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存入钦州保税港区的国际酒类交易中心保税仓库。葡萄酒经销商直言,有了保税港区的保税仓储功能,企业可根据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在合适时机灵活选择进口、内销或者进行转口贸易,达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眼下,作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合作区将率先实施贸易、投资、服务的相对便利化,人员及货物的流动将更加快捷,推动广西与越南的经贸合作。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日前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广西将以各类产业园区为平台,加快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加强“双园”互动;加快中泰崇左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建设。推进中越凭祥-同登、东兴-芒街、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构筑起广西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推进中越“两廊一圈”、“南宁-河内-万象-曼谷经济走廊”、“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为广西的对外开放架起便捷高效的“国际通道”。
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
今年,共有5.2万客商参加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品贸易成交总额达18.78亿美元,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总投资额82.04亿美元,签订国内经济合作项目总投资额802.12亿元。
12月中旬,在南宁闭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十八次部长级会议,不仅通过了部长联合声明,还决定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联盟,承诺加快建立GMS知识平台,多项积极务实成果开启了该机制迈向新10年的大幕。
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0周年,如何利用好国家给予广西的开放合作大平台、大政策、大机遇,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更多发展资源和机会?
为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做了明确部署――要巩固提升开放合作平台作用和影响力,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扩大“南宁渠道”作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走出去”步伐,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各类园区,积极参与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继续在东盟国家举办广西商品交易会,扩大东盟市场。积极参与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在陆路通道、海上航线、航空航线、跨境合作区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口岸通关、交通安全等环节的沟通协调,提高互联互通便利化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一批广西自己的对外投资龙头企业,并鼓励中小企业以灵活的方式开展对外投资。
同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为平台,务实地推进泛北部湾、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加快建设南宁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并兼顾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桂台合作以及国内其他省区市等合作,在区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多赢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