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贸资讯

  “老挝加入世贸组织,这为中国企业走进老挝带来了新商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日前在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中方秘书处和老挝驻华大使馆主办的老挝投资说明会上表示,中国企业应利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抢抓机遇,积极到老挝开展投资合作。

  老挝提高服务吸引外资

  10月26日,老挝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许宁宁认为,老挝入世使老挝全面深化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这也意味着老挝相关的经济政策、立法体系将更加健全和透明化,老挝的投资环境将获得极大改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挝,自1986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老挝是目前世界上10个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1—2011年期间,老挝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7.3%,老挝政府制定了“七五”(2011—2015)期间每年GDP增长不低于8%的目标。

  伴随着老挝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老挝水电资源丰富,2010年,老挝年发电量34亿度,除自用外还可出口。老挝目前已基本建成全国的通信网络,3G网络已于2009年投入使用。目前,中老铁路、老越铁路等项目建设已列入议程,老挝的交通将更加便利。

  老挝驻华大使宋迪?本库在老挝投资说明会上向中国企业伸出了橄榄枝:“欢迎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他说,尽管老挝是一个内陆小国,但是老挝与中国、越南、泰国这些快速发展中的国家相邻,这一重要的区位优势将使得老挝成为一个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

  老挝驻华公使衔商务参赞坎班?胜通坎则表示,老挝政府在不断简化吸引外资的程序,让外商有一个自由宽松的投资环境。同时,为进一步向外商提供更好的服务,老挝还专门建立了投资促进机构。目前,老挝政府鼓励外资企业投资的优先领域为教育和卫生保健。同时,房地产业已经向外资企业开放。

  针对中国企业投资老挝时应注意的问题,许宁宁建议,中国企业在老挝进行资源开发、农产品开发的同时应进行深度加工;产品销往老挝时应保证产品质量,在老挝打造好中国品牌;在走进老挝投资前应做好可行性研究。他同时建议中国企业家多到老挝考察正在建设中的两个经济特区和八个经济专区。

  中国成为老挝第三大外资来源国

  许宁宁表示,中国与老挝关系长期友好,双方经贸的互补性很强,中国产的农机产品、化肥、农药、电力产品、轻工机械、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医药用品、汽车摩托车及配件、手机、日用消费品等产品在老挝均有市场。中国企业可凭借中老两国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抢抓新商机。

  商务部国际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毛天羽表示,2012年1—10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中老双边贸易额达13.7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8%,远远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幅,这表明中老经贸关系发展非常迅猛。

  毛天羽透露,截至2012年3月底,中国对老挝投资协议金额达到31.5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占老挝外资总额的20%左右。据中方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底,中方企业累计对老挝非金融类投资16.3亿美元,位列我国对东盟国家投资额的第五位。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矿业、农林加工和服务业等领域,其中2012年1—10月,中国企业对老挝新增直接投资3.8亿美元,同比增长1%。

  毛天羽表示,中国积极促进对东盟的投资,已与东盟签署了包括投资协议在内的一系列贸易协议,多年来中国均为老挝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他认为,中国企业到东盟投资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企业家们应把握机遇,积极了解老挝,开拓市场,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1%,继去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首选市场。而中国同东盟的贸易额从建立对话关系之初的70亿美元,跃升至2011年的3628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