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市“走出去”战略取得长足发展,一批岛城知名企业纷纷海外建厂,主要集中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昨日,市商务局欧亚非和台港澳处处长吴日龙在线网谈,介绍我市前三季度欧亚经贸合作情况。
对欧贸易涨跌互现
吴日龙表示,青岛对欧洲贸易投资合作受此欧债危机影响还不是非常严重,某些方面还处于小幅增长状态。截至2012年9月,欧洲国家在我市累计投资项目1060个,合同外资31.0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86亿美元。在今年前三季度,欧洲国家在青岛累计投资项目33个,合同外资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4.6%。我市吸引欧洲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贸易方面,2012年1-9月份,青岛市与欧洲贸易额达到95.15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8.1%。受欧洲国家市场萎缩的影响,青岛市对欧洲出口额为65.56亿美元,同比下降1.5%。同期,青岛市从欧洲的进口略有增长,进口额为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近年来,青岛市向欧洲“走出去”投资的步伐逐步加快,截至2012年9月,青岛累计在欧盟设立了11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额6434.69万美元。
东盟渐成重要伙伴
近年来,我市加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东盟十国逐渐成为岛城重要贸易伙伴。据吴日龙介绍,截止到2012年9月,东盟十国累计在青岛投资项目665个,合同外资26.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6.4亿美元。2012年1-9月,我市新批东盟投资项目13个;合同外资1.3亿美元,增长82.52%;实际使用外资1.99亿美元,增长33.03%。2012年1-9月,青岛与东盟贸易额69.97亿美元。其中,出口20.13亿美元,同比增长4.5%;进口49.84亿美元,同比增长6%。青岛出口东盟的主要商品为:运输工具、蔬菜、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纺织品等;青岛从东盟进口的主要商品为:天然橡胶、成品油、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塑料原料、集成电路等。
多家青企海外建厂
自越南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治局势和社会发展比较稳定,外资政策也比较宽松,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较大,贸易投资机会多。据吴日龙介绍,我市金王、赛轮、即发、地恩地等企业均已在越南投资设厂,并在生产经营中取得了更长足的发展。
但吴日龙同时表示,赴越投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申请窗口多,审批周期长;除规定费用外,也存在额外收费现象;用电高峰期有拉闸停电现象等。
对此,吴日龙建议,企业做好事先调查研究和市场考察,避免盲目投资;充分了解越南吸收外资的法规政策和投资环境;尽量以独资方式投资设厂,如与越方以合资方式设厂,应对越方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了解,寻求信誉好的合作伙伴;加强投资风险防范,按规定办理国内外投资报批许可手续;同时选派能力强、素质高、外语好(越语或英语)的业务人员赴越开展工作;注意处理好与合作方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系,做好生产经营管理,树立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保持与我驻外使馆(经商处)的联系,定期向经商处汇报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