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菲律宾总统阿基诺签署总统公告,宣布了2012年全年公共假期。其中,“1月23日”也就是中国的春节,首次作为“特别非工作假期”名列其中。公告称,春节又称“中国新年”,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也是菲律宾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在菲律宾,不仅华人社会欢庆这一传统佳节,其他菲律宾民众也共享其乐。
不仅在菲律宾,在东南亚其他10国中,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和文莱6国已宣布春节为公共假期,泰国、老挝、柬埔寨、东帝汶4国虽尚未将春节定为国家假日,但是也有不少庆祝活动。
东南亚国家有华侨华人3000多万,是海外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中华文化传播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正越来越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和接受。
原汁原味中国年
当中国内地民众感叹中国的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却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春节习俗,从除夕到元宵都有好节目。临近春节,东南亚各地的年味就浓了起来。
在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每逢新春,家家都要吃年糕、贴春联、挂福字、除夕全家吃团圆饭;在印尼,春节期间华人庙宇灯笼高悬,香火鼎盛,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缅甸华人在大年初一穿新衣、走亲戚,共贺新年;每逢元宵节,在印尼坤甸等地还有乩童表演在中国几已失传的上刀山、下火海、将军头刺面等绝技。
首脑祝贺显重视
在东南亚,华人是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各国政府要员和王室成员也经常参加各类春节庆祝活动,以表示对华人及中华文化的重视和肯定。
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将在龙年除夕前夜出席以中华歌舞、工艺、美食展销为主题的“春到河畔”开幕活动;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印尼总统苏希洛每年均出席华社举办的新春庆祝活动;在泰国,诗琳通公主经常在初一到唐人街主持“欢乐春节”大型庆祝活动;文莱苏丹经常受邀参加华人团体在春节举办的团拜活动,共贺新年。
全民欢庆迎新春
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春节早已不再是华侨华人的专利,而成为了备受喜爱的全民节日,众商家更是紧抓时机展开销售大战。
新加坡经过多年经营,已打造出“牛车水亮灯仪式”等春节品牌活动,每天都吸引数以万计的当地观众和外国游客前往零距离感受中华文化;在印尼,原住民朋友们会用广东话“恭喜发财”向华人表示祝贺,各大商场则用桃树、红灯笼、狮舞等各种中华元素装点门面,吸引顾客;在泰国,不仅是首都,从南到北许多城市都举办赏灯、舞龙舞狮、花车游行、文艺演出等各类庆祝活动;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加入庆祝春节的行列,他们采购各色年货和春节饰品,还加入到华人的新春游行队伍中,一同享受欢快的节日气氛。
中华文化传友谊
春节在东南亚备受欢迎与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广泛传播息息相关。在该地区,“汉语热”方兴未艾,目前在东盟国家有孔子学院28所,孔子课堂14个,在华学习的东南亚留学生约为5万人;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当地深受欢迎。而支撑这一切的,则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政策和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的齐步提升。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东南亚成为全民共庆的节日,这既是对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的有益丰富,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将会日益密切,人员往来也将更为频繁。“经济共荣、文化共融”,相信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共同期许。
在此,也将诚挚的祝福送给全球齐庆“中国新年”的朋友们。祝世界和平美好,人人喜乐安康!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