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贸资讯

  新加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张志贤24日明确表示,刚刚成立的政治职位薪金检讨委员会完成检讨后提出的薪金指导原则,将来也可作为调整公共服务薪金的参考。新加坡新一届政府内阁名单上周出炉,原有的21名成员减少至15名。原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原国务资政、前总理吴作栋不再在内阁中任职。总理李显龙表示,两位资政退出内阁是划时代的变革,“想要一个全新的开始”。

  新内阁宣誓就职仅一天就于22日公布了部长薪金检讨委员会名单和职责,开始着手裁减政府高官薪金的工作。新加坡“后李光耀时代”以部长减薪启幕,意味着新内阁近期的政策调整将着力于拉近与民意的距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认为,新内阁拿部长薪金开刀,是从最容易解决、也最容易赢得民意的问题入手,可谓明智之举。

  新加坡素以“高薪养廉”著称,部长高薪多年来一直是新加坡民众关心的话题。此外,民众目前对新内阁的期待还涉及住房、交通、医疗和养老等民生问题。郑永年认为,虽然这些问题在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但在新加坡,这是在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或产业转型后出现的新问题,实际上新内阁面临的是如何消化经济提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医疗保险、养老金改革等都面临如何对待民众需求提升的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杨沐教授认为,与西方福利国家相比,新加坡可以说没有国家层面的福利体制,个人的养老、医疗等保险均与收入直接挂钩,对贫困户的救济主要由社区承担。这样的体制有利于鼓励就业、激励竞争和减少国家负担,但却很难使社会最底层民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虽然新加坡不会重走西方福利国家的老路,但在这方面做必要调整是大势所趋。

  记者接触的学者还谈到,新加坡年轻一代在政治、经济上的诉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希望公开讨论民生问题,他们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也与老一代不同。如何在更加多元、公开的社会背景下,寻找福利提升与经济发展二者间的新平衡,对正处于新老交替之际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不久前,吴作栋访华,表明了新加坡希望发展成为继香港之后第二个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意愿。可以预见,未来新加坡对华关系重点,仍然是在推进与中国的合作中,寻找和巩固自身经济发展的机会。但是,随着亚太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中国与东盟关系不断深化和美国加紧“重返亚洲”,如何继续发挥新加坡善于平衡的优势,显然需要更加精明的战略眼光。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