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 > 各方观点

  据巴《新闻报》9月3日报道,巴商务部邀请卡拉奇工商会对正在进行的中巴第二轮自贸协定谈判提建议,卡拉奇工商会主席沃拉(Iftikhar A Vohra)向媒体透露,他们建议政府通过新自贸协定减少来自中国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进口。

  沃拉表示,中巴是好朋友,现在又在合作进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但巴确实未因签订中巴自贸协定而获得好处。实际情况是,在巴与中国、马来西亚以及斯里兰卡签订的三个自贸协定中,除斯里兰卡外,另两个自贸协定均使巴贸易赤字状况更加恶化。以中国为例,从2007财年到2014财年,虽然双边贸易增长了262%,但巴对中贸易赤字扩大了112%。对于很多巴拥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政府并未能够争取到关税豁免或足够的关税减让。

  沃拉表示,目前中巴贸易有巨大的差距,巴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原材料产品,如棉纱、鱼货、皮革、大理石、水果蔬菜等。而中国出口产品范围广泛,从原材料到高科技产品都包括在内。中巴自贸协定签署后,来自中国的很多产品如轮胎、瓷砖、复合纤维、电子产品以及化工品等迅速占领了巴国内市场。这对国内工业发展造成了损害。正如国家税务委员会(NTC)主席扎拉(M Abbas Raza)所说,自贸协定应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但国内产业的特殊需求也应充分考虑。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