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 > 各方观点
内容摘要
中瑞自贸协定自2014年7月生效以来,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瑞士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瑞两国通过双边贸易和海外投资两个渠道可以实现双方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瑞士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中瑞经贸关系稳步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向投资快速增长,金融合作日益密切。
未来两国将做好中瑞自贸协定实施工作,深入挖掘两国在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钟表、节能环保、金融服务、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助推双边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
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中瑞自贸协定自2014年7月生效以来,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瑞士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说。
据中方统计,截至2016年11月,瑞士对华累计投资64亿美元,是中国在欧洲第七大外资来源地。同时,中国企业对瑞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投资行业不断扩展,大型并购投资逐渐增多。
据商务部官网公布的2009年~2015年中瑞贸易统计表,中国对瑞士进出口逆差明显大于瑞士对华进出口逆差。中国对瑞出口商品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医药品,珍珠、钻石、宝石及半宝石;中国自瑞进口商品主要包括:手表、医药品、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金属加工机床和变压、整流、电感器及零件。
经贸合作不能仅停留于低端制造
“瑞士的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生态链中具有核心竞争力,附加值高。技术和品牌是其亮点,而技术和品牌恰是中国企业发展的短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直言,两国企业可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孙立坚表示,推动中瑞互利共赢的合作,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自瑞士进口制成品的贸易格局转换为从瑞士学习和引进技术含量高的成品或工艺技术,助力中企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企业有选择性地进行海外并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加快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中瑞经贸合作不能仅停留在低端制造环节,而应拓展到资本、技术、品牌领域,互补短板,提升双方整体核心竞争力。”孙立坚说。
在孙立坚看来,中瑞两国通过双边贸易和海外投资两个渠道可以实现双方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孙继文也指出,瑞士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凭借研发优势和先进的技术经验与中国企业的资金和中国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中瑞经贸合作基础牢固,前景广阔。此前,中瑞两国在镇江设立了生态产业园,贵州省与瑞方在贵阳生态文明论坛召开期间共同举办了四次“中瑞对话分论坛”。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