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 > 各方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瑞士是首批承认并与中国建交的西欧国家之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瑞士一些知名企业创造了中外合资合作的多项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瑞士政府在欧洲国家中较早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如今,中瑞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推进,双方对尽早达成一个全面、平衡、互利的自贸协定充满信心。中国和瑞士缔结自贸协定不仅有助于扩大双方经贸合作,而且会对中欧贸易乃至全球反对贸易保护起到示范作用。

  中瑞自贸区谈判自2011年4月启动至今已成功进行了8轮,双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投资、海关程序、贸易壁垒、卫生与检疫措施、贸易便利化、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技术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显著进展,谈判现已进入收尾阶段。经贸合作是发展中瑞关系的重要基础和持续动力。如果中国和瑞士达成自贸协定,这一制度性安排无疑将为双方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和合作红利。

  首先,中瑞自贸协定将为两国开启更为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中瑞经贸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中国的一些制造业也极具竞争力;瑞士是欧洲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优势,在精细化工、钟表制造和精密仪表等领域拥有较大优势。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使中瑞经贸关系长期保持健康平稳发展,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680万美元发展到2011年创纪录的30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瑞士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瑞士则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九大贸易伙伴。

  其次,瑞士经济发展需要中国这个最具潜力的“世界市场”。近来欧美自贸区谈判加速,欧盟和美国作为瑞士的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一旦签署自贸协定,瑞士在同欧盟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其作为高端制造业中心和高端制造业研发中心的地位将受到削弱。瑞士急需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区域性自贸区建设,特别是与新兴经济体的自贸区建设,增强本国企业竞争力、促进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瑞自贸协定还将为中欧贸易开启新的机会,并为中国与欧盟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起到示范作用。瑞士与欧盟同属欧洲经济区,相互之间实行自由贸易,虽然基于原产地限制,中瑞建立自贸区并不意味着中国产品可以用瑞士作跳板自由进入欧盟市场,但这为从中国进口半成品到瑞士加工后再销往欧盟提供了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欧盟市场。瑞士一直自我定位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门户,希望凭借这一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落户瑞士。两国缔结自贸协定无疑会使瑞士的这一优势更加明显,并为中国与欧盟如何扩大经贸往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歌德曾经说,“越接近目标,困难就越大”。中国同样也有一句谚语,叫“行百里者半九十”。中瑞自贸区谈判正是到了成功近在咫尺的关键时刻,恰恰又是最具考验性的时刻。此时就更加需要双方从战略高度,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具体问题上体现灵活性,为最终签署自贸协定创造成熟条件。

  中瑞自贸区建设不仅是两国经贸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而且也将成为共同反对任何形式保护主义的具体行动,并为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自贸区建设提供宝贵经验。相信双方只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把握机遇,凝聚共识,务实行动,中瑞经贸合作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