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塞尔维亚自由贸易区 > 各方观点
“中塞自贸协定”自去年7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中塞双方分别对90%的税目相互取消关税,政策红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半年来,宁波海关共签发中塞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828份,签证金额超2.4亿元,涉及电气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品类。
近日,宁波海关所属海曙海关审核通过了绿格逻机械(宁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票中塞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企业通过自助打印的方式,方便快捷地获取了该份证书。凭此证书,该公司价值9.3万元的热风枪等产品,出口塞尔维亚可享受零关税优惠待遇。截至2025年1月底,该公司共申领了26份中塞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约617.54万元。
该公司负责人李娜介绍:“我们公司主要从事园林机械、电气工具等产品出口贸易,中塞自贸协定生效对我们企业的出口有很大利好,我们的出口产品在塞尔维亚可以凭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减免,既降低了塞方客户的成本,也提高了我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经海关政策宣贯,我们知晓我们的大部分产品均在降税范围之内,在海关指导下,我们及时申请并通过自助打印模式申领了原产地证书,整个过程非常便捷高效。我们也会继续借力原产地证书这一‘纸黄金’推动‘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走得更深更远。”
“塞尔维亚苹果种苗目前允许准入吗?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流程?”就当下较为关注的中东欧产品准入问题,塞工商会驻华代表通过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网站的互动交流平台发起询问。塞尔维亚工商会成立于1857年,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商会组织,在帮助和促进中塞两国企业了解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助力中塞贸易高速发展,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与塞尔维亚驻华商会代表设立“一对一”业务咨询专员,通过网站“互动交流”栏目、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优化境外咨询服务。
截至2025年1月底,宁波海关充分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的信息枢纽作用,积极服务中塞双边贸易,及时发布自贸协定解读、新准入产品清关指南等相关文章968篇,成为相关企业的政策“指南针”,同时发布中塞贸易相关指数369个、数字地球数据点960个,为中塞双边贸易提供数据“风向标”。宁波海关将持续优服务促便利,深入相关行业重点企业调研通关疑难和政策诉求,加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原产地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挖掘企业享惠潜力,进一步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抓住发展机遇,切实降本增效,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