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 各方观点

  2018年9月19日下午,由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主办的第五次中日韩自贸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韩梅致开幕辞,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杨正伟、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部参赞林和孝、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自由贸易协定政策局局长金正镒致贺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研究员做了主旨演讲。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韩梅在致辞中介绍了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致力于推动不同利益相关方合作交流的宗旨和目标,尤其是对中日韩经贸务实合作的推动。她指出,三国合作秘书处自2011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效。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中日韩通过自贸区在经济上的进一步联通,将会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战略性市场,这是一个拥有21%世界人口的市场,占据23%的GDP和20%的全球贸易量。这个强有力的一体化经济效益将会促成更多政治上的稳定和东亚繁荣。她表示,在变换的世界格局当中,不能只依赖一个区域,因此今年的研讨会将以更完整、综合的视角来探讨自贸区和经济合作。

  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杨正伟致辞表示,中日韩自贸区是亚太地区实现高质量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将有助于三国共同应对目前面临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他说,中日韩三国同为自由贸易的积极倡导者,携手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以及共同推动RCEP亚太自贸区等稳定的一体化进程,将向国际社会传达出三国坚定维护开放性世界经济的声音,有助于共同抵御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

  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部参赞林和孝在致辞中重申了三边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肯定了中日韩三国经济推动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成就。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日本主动建议实行公平、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中,日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速谈判进程的推进,实现全面、高质量的自贸区建设。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自由贸易协定政策局局长金正镒致辞称,自2013年谈判开始,全球的经贸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证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限制,这些不断加速的紧张局势,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还限制了经贸的进行。他指出,在全球贸易方面,商品不是在一个国家单一生产,而是在全球价值链上组装完成,所以这些国家应该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他表示,中日韩三国希望在今年年底前达成一些重要共识,为自贸区的成功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研究员做了题为“全球新变局背景下中日韩自贸区进程需要再提速”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目前在影响经济全球化未来方向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变数是正在迅速升级和蔓延的全球性贸易争端。面对逆全球化的严峻形势和长期化趋势,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发展,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进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趋凸显。

  赵晋平认为,中日韩自贸区进程面临着挑战和机遇。而在当前形势下,中日韩自贸区进程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也明显增加。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相互政治关系在经历了连续多年多种原因引发的不稳定甚至低迷阶段之后,目前已走向明显改善。而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新变局中,三国都已成为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的受害方,因此通过深化相互之间合作关系维护正常国际贸易环境和秩序、推动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意愿较为强烈。

  赵晋平指出,中国在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关于加快自贸区进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中国国内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并且在推动中韩、中日韩、RCEP谈判方面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取得了实际进展。中国提出了努力构筑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的目标,并将现阶段的重点放在早日完成中韩、中日韩和RCEP谈判,在“一带一路”自贸区布局方面取得扎实进展等方面。近几年做出的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也为推进自贸区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将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演讲的最后,赵晋平建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应当进一步提速,并着眼于东北亚地区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贸易自由化合作逐步拓展到包括域内其他国家在内的东北亚全域。

  随后,来自亚太地区多国学者以“中日韩视角”和“区域合作伙伴视角”为主题,就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相关问题深入进行分组讨论。其中,“中日韩视角”分组讨论环节,在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山本恭司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宋泓、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田村晓彦、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衡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北京事务所首席代表关根荣一、韩国产业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金东洙分别发言。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