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 各方观点

  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达成期限,可能要推迟到一年后。

  12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由于日本拒绝了中韩两国的提案等原因,原本计划今年年底完成谈判的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陷入困难局面,预计达成时间将推后1年。

  为期五天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第六轮工作谈判,于11月28日在日本东京闭幕。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称,在会谈的第一天,中韩向日本提出了基于两国共识内容的自由化率(零关税品种占比)目标。但是,中韩自贸协定承诺用20年时间取消90%以上种类的关税,却很少提及具体的种类。日本方面以“自由化率的水平过低”为由,拒绝了中韩的提案,自由化率目标的设定被推后。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告诉澎湃新闻,日本的自由化率大概在94%以上,比较高。目前日本并不打算在FTA上对中韩作出让步。陈子雷强调,FTA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但主要取决于三国领导人的政治决断。

  日方认为中韩FTA水平不高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11月启动,截至目前,已举行6轮谈判。

  韩国媒体援引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消息称,第六轮谈判与以往不同,中韩将主导,尤其左右农水产品领域。韩方将以排除韩国敏感品种的模式要求日本减让,中方则会要求日方提高农水产品开发水平。

  这次谈判中,中日韩三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竞争、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进行讨论。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日本外务省经济局审议官佐藤达夫、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FTA交涉官金荣武分别作为各国首席代表参加谈判。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中日韩FTA谈不拢的原因,仍是针对热点产品的关税减让情况、各自市场能够开放的程度等。

  一般而言,自贸区协定的谈判无非就是上述问题,但是现实的政治、经济背景的因素也不可小觑。

  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共同确认中韩FTA结束实质性谈判。此后,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在一次媒体吹风会上也表示,中韩FTA达成有助于中日韩自贸区取得进展。

  梁艳芬指出,中韩谈拢,会有些共识的内容,可以有一定的参照性,至少解决了一半的问题。而且,也可以积极推动中日两国在新的领域的松动考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钢也认为,中韩FTA取得实际性进展,也给日本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但日本方面对于中韩自贸协定达成的内容,似乎并不认可。

  原日本银行驻华首席代表、现任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管濑口清之却表示,中韩FTA的水平不算高,韩国保护农产品,中国保护汽车等行业,双方都较为保守,意义不太大。

  日本企业每年向中国支付的关税有9000亿日元,将从自由化中受益良多。

  这也是在此轮谈判中,日方重点关注能否设定具体的自由化率目标的原因。

  中日韩FTA谈判“不是技术问题”

  除此之外,濑口清之还说,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的进展将影响中日韩FTA谈判的进展,但目前日美关于TPP谈判并不顺利。在此背景下,日美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好,中日韩三国关系将有所好转。

  对此,李钢也称,中国坚持中日韩FTA谈判,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牵制日本不要倒向美国,同时对TPP也是一个牵制,也便于日后亚太自贸区的建成。

  关于中韩FTA的进程,王受文曾表示,中韩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签署协定。一切如愿的话,明年下半年则有可能正式生效。

  现在看来,进展似乎并不顺利。

  “中日韩FTA要达成协议,仍旧需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间,需要大背景加大环境,得从谈判的动力、各自的出发点等来衡量。”梁艳芬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濑口清之的判断是,中韩FTA已谈成,中日韩FTA过晚谈成则没有意义。因此谈判的时间与谈判水平之间的平衡很重要,若日本想要达到高水平的谈判要求,则谈判时间较长;若日本可接受低水平的谈判内容,即可缩短谈判时间。

  李钢的看法则较为悲观。他直言,目前中日韩FTA还处于谈判进行时,尚未看到完成时。中日韩FTA想谈成高水平的自贸水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认为,在地缘政治和新经济时代下,日本在方向上的基本判断存在问题。FTA谈判越拖可能越对日本不利,日本可能搭不上中国经济增长的这辆班车。其个人认为,这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与政治议案和政治互信的推动有关。

  于中日关系而言,濑口清之表示,希望“政治”与“经济”分离。中日政府关系不好的话,对经济方面肯定存在负面影响,并期待中日关系可以慢慢改善。

  按计划,中日韩三国将于明年1月再次召开首席谈判官级会谈,力争届时设定自由化率目标。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