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含升级) > 各方观点

  未来,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将分别聚焦哪些领域?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十大合作计划”,目前我国在落实“十大合作计划”方面有了哪些新举动?在已取消和调整了13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下一步商务部还将在推进简政放权、营造商务发展良好环境层面推出哪些举措?在4月6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对此一一作答。

  继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成功之后,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和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也迎来升级“窗口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4月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新自贸协定首轮升级谈判将于4月25日~27日在京举行,而刚刚签署的中澳自贸协定意向声明文件则为适时启动中澳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做好了铺垫。

  受访人士指出,在逆全球化思潮兴起的当下,中国分别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既为坚定推进经济全球化做出了表率,也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注入了“强心剂”。

  据悉,中新自贸协定首轮升级谈判将围绕贸易规则的统一,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便利化措施、原产地规则等方面进行;中澳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则将聚焦旅游、投资、服务等领域的开放。

  中澳、中新自贸协定释放满满“正能量”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都是中国的重要经贸伙伴。自中新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协定实施生效以来,成效显著,释放着满满的“正能量”。

  在中新经贸方面,自2008年中新自贸协定实施以来,双边贸易额翻倍增长,2016年中国与新西兰双边贸易额超过200亿新西兰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来源地;中国赴新游客人数也持续增长,去年已突破40万人次大关。

  在中澳经贸领域,据孙继文介绍,第一,政策红利推动了货物贸易发展。截至目前,中澳两国已实施了3次降税,去年两国超过85%的货物贸易受益于协定规定的关税优惠减免;中国传统优势产品,特别是机电产品和玩具对澳出口增长较快;同时,中国自澳进口农产品、保健品增长迅速,其中保健品增长超过9倍,新鲜水果增长翻番,葡萄酒增长接近40%。第二,服务领域亮点纷呈。澳大利亚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热点,去年中国公民首站赴澳出境旅游人数达130万人次。我国金融机构在澳分支机构也相继开业。第三,投资方面快速增长。去年,中国企业对澳直接投资36.8亿美元,同比增长56%。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新自贸协定生效已超过8年,目前的中新自贸区已不能满足双方发展的需要,因此两国早有升级自贸协定的意向,希望把此前8年自贸协定实施过程中的成绩进一步扩大,同时规范、解决其间遇到的问题。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自贸协定的内容都是与时俱进的,会根据中国和其他国家新签署的高水平自贸协定进行相应调整。近两年国际形势以及中澳经贸形势变化较快,此时启动中澳自贸区升级谈判可谓正当其时。

  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各有侧重

  中澳两国已于日前签署了中澳自贸协定意向声明文件,其核心内容是正式宣布两国将于2017年启动中澳自贸协定服务章节、投资章节以及《关于投资便利化安排的谅解备忘录》的审议。“下一步,服务、投资等领域可能成为中澳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的重点。”张建平表示,目前中国正在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在此方面的优惠安排,中国会优先考虑已同中国建立自贸区的经贸伙伴。此外,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服务业开放,已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将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等外资准入限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服务业的开放也是中澳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的重点之一。

  谈及将于4月25日~27日在京举行的中新自贸协定首轮升级谈判,卞永祖预测道:“此轮升级谈判或将主要聚焦贸易规则的统一,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便利化措施、原产地规则甚至劳工环境等方面。这实际上是更高标准的自贸谈判。”

  也有分析指出,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会关注扩大合作领域,从过去可能偏重农牧产品和加工产品扩大到全行业;扩大合作参与者,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并结合地区自由贸易安排进行协调。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