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含“10+1”升级) > 各方观点
人们看到,过去十余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逐年壮大、日益紧密。大米、热带水果、香水、咖啡、海洋产品、服装、宝石、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旅游、物流、金融……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刷”足存在感。十几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深化,取得跨越式发展,金融、粮农、科技、交通、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也取得长足进步。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东盟贸易额连年飞速攀升。2004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9年达到6416亿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今年1至10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79万亿元,继中国长期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东盟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泰国前政府总理阿披实说,“东盟和中国建立对话关系将近30年,共同见证了双方贸易额大幅增长,如今互为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阿披实表示,东盟同中国在跨境投资、文化和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供应链合作不断加深,“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深入对接。新冠肺炎疫情虽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构建“健康丝路”“数字丝路”为区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就在前不久,涵盖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成员国涵盖全球人口的30%,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终于建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RCEP的签订给当前阴云笼罩的全球经济带来了积极的信号,坚定了各国团结合作的信心。中国与东盟各国高举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大旗,携手共同抵御风险,实现共同发展,为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拓宽世界经济发展空间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依存度将大幅升高,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将越来越重要。随着RCEP的签订及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还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人们看到,过去十余年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力。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国与东盟同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增长的阶段,发展目标与任务相似,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条件。同时,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相处之道,使得双方在危机面前总能摸索出一致的解决方案,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还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每逢重大挑战,双方都会自觉增强合作,化危机为动力,善于“转危为机”可以说是蕴含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基因之中。
人们看到,过去十余年中国与东盟合作内涵不断深化,外溢效果明显。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与东盟国家守望相助、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双边投资贸易额逆势增长,为阴霾密布的全球经济带来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中国抗疫关键时刻,东盟国家及时给予中方宝贵支持和无私援助。中国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后,向东盟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物资和技术援助,分享抗疫经验,及时开通双方人员和物资往来“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助力区域内国家合作抗击疫情,共同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今年1至10月,中国与东盟贸易同比增长7%,受此利好影响,大部分东盟国家今年三季度GDP下滑趋势明显趋缓,而中国三季度GDP则同比增长4.9%。双方经贸合作逆势发展,不仅为双方经济复苏带来强劲动力,也提振了区域外国家对经济复苏的信心。越南总理阮春福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表示:“在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仍然保持积极发展势头,特别是在防疫、经贸等方面互相给予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东盟-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年初以来仍然保持积极贸易发展势头的伙伴之一。”东盟秘书长林玉辉表示:“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东盟与中国携手合作、共抗疫情,展现了团结一致的精神。”他相信,东盟-中国合作伙伴关系久经考验,走出疫情困境后,双方合作的决心将更为加强,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双方共同努力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商业往来,增强区域互联互通,探索新机遇,确保未来的东盟-中国伙伴关系更加牢固、更具价值。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睦邻友好必将超越以邻为壑,互利合作必将取代零和博弈,多边主义必将战胜单边主义,自由贸易必将压倒保护主义,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共赢必将保持良好势头,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