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自贸协定(“10+1”)升级版 > 各方观点

  一年一度秋风爽,盛会十载谱华章。10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以“10+1>11”的整体形象,向世人展现了合作的力量。

  如今,随着东盟与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印度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谈判的全面启动,“10+1”正在迈向“10+6”,进一步展示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开放的姿态,彰显出中国-东盟博览会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紧扣自贸区

  服务“10+1”合作

  10年来,承载着推动自贸区建设天然使命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紧扣自贸区建设进程,服务10+1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经贸促进和多领域合作的绝佳平台,“10+1>11”的无穷力量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释放。

  10年来,博览会紧扣自贸区建设进程,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作为展会的重点内容,围绕中国与东盟11大重点合作领域确立主题,致力于将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带来的商机及时地传导给企业,设立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先进技术和“魅力之城”等专题,展示降税商品和零关税商品。

  2005年,为全面配合自贸区降税计划,第二届博览会在规模上适度扩大,满足了各国商界利用降税机遇进一步开拓市场的需求。

  2007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当年举行的第四届博览会即设置服务贸易专题,全面推动中国与东盟在金融、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是从本届起,每届博览会都选择一个中国与东盟的重点合作领域作为主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东盟诸多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

  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当年的第六届博览会共举行了44场投资推介活动,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64.4亿美元。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当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紧扣“自贸区与新机遇”主题,集中展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机,促进中国与东盟在多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

  走向“10+6”

  拓宽合作空间

  作为一个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从一开始就向世界表明:这不仅仅是举办地广西的盛会,也不仅仅是主办方中国与东盟10国的盛宴,而是一个以“10+1”为依托,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大舞台。博览会既是中国和东盟企业合作的平台,也是中国和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合作的桥梁。

  因此,自举办之初,中国-东盟博览会就坚持邀请更多的区域外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参加博览会,特别是以东盟、以中日韩(10+3)为主渠道,积极面向全球开放,吸引域外客商。

  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为了扩大博览会的参与面,承办方还积极与外交部等部委联系,充分利用第五届博览会与第七次亚欧首脑会议同期举办的时机,争取到了亚欧会议投资促进机构圆桌会在南宁举行。这是首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引入区域外的合作机制。此后,博览会的开放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国际大舞台也越来越大。

  澳大利亚不少企业也连续多年积极参展,2010年和2012年,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政府、澳大利亚国际商会分别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博览会上展示的澳大利亚飞机制造及配件、食品饮料加工制造及重工业产品及农产品食品,受到中国和东盟国家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RCEP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将是世界最大的自贸区。随着东盟与中日韩澳新印(10+6)的RCEP谈判启动,中国和东盟与区域外国家的经贸关系将更为密切。

  正是以此为契机,中国-东盟博览会从本届起举办面向“10+6”的企业家交流会,让中国和东盟加强与区域外国家交流合作的愿望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

  本届博览会区域外国家的专业客商数量比往年更多,不但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以及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还吸引了西班牙、尼泊尔等区域外国家报名参加轻工展,西班牙将展示高端艺术品,尼泊尔将展示其纯手工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