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 > 各方观点
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谋求对外贸易新空间、提高在全球贸易治理影响力的举措。截至2016年,中国已签署和实施了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称作“骑在羊背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属于世界上重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并且与中国有着比较紧密的经贸往来。2015年,中国与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鉴于澳大利亚的经济特色以及区域地缘政治变化。本文探讨中澳建立自贸区的经济效应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澳自贸区经济总体效应
中澳建立自贸区(FTA)之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GDP和总产出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中国的GDP增长0.06%,澳大利亚增长0.38%。从总产出上看,中国和澳大利亚分别增长0.05%和0.38%。同时,中澳成立FTA后,中澳两国的社会福利均得到提高。其中,澳大利亚增长11.84亿美元、中国增长10.14亿美元,澳大利亚稍多于中国。
在贸易效应方面,从贸易规模上看,中澳建立FTA后将使得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增加0.85%,进口增长1.57%。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增长0.21%,进口增长0.31%。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粮食作物和乳制品的出口大国。中国以往曾对澳大利亚实施相对较高的进口关税政策,其中对澳大利亚粮食作物征收的进口关税,高达89.9%。因此,伴随中澳建立FTA,必然促进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尤其是乳制品的大幅度增长。而中国也会随着澳大利亚对华实施零关税政策,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制成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中澳自贸区部门产出效应
建立自贸区,将对有关国家国内不同部门(行业)产出带来不同影响。中澳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中国在20个主要行业中,产出增加的有8个行业,其中纺织业和服装增加幅度最大,分别达到0.61%和0.48%,其他像木材、纸制品、出版业等一般制造业,产量也出现一定程度增加,但增幅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发动机及配件在中澳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产量将增长0.03%,显示出自贸区对中国高技术行业的促进作用。中国有9个行业在建立中澳自贸区后,产量有所减少。其中,糖类、动物产品的产量减少幅度最大,分别达到0.56%和0.3%。澳大利亚方面,在建立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后,澳大利亚在20个主要行业中有4个行业产量增长,主要集中在农业部门,其中上涨幅度最大的是以羊毛制品为主的动物产品,幅度为4.75%。其次是谷物,涨幅为2,81%。产量减少的有16个行业,包括了大部分制成品行业,服装和纺织品产量的降幅最大,分别为10.10%和5.43%。
随着不同部门产出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其对有关要素需求的变化。建立中澳FTA对中国农业中的糖类、动物产品以及矿产等行业要素需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建立中澳自贸区后,由于中国发动机及配件等高端制造业产出增加,这将推动中国高技术劳动力的培养和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的转移。
中澳自贸区发展思考
中国与澳大利亚时逢机遇期,《澳中“一带一路”产业合作蓝皮书》指出澳大利亚、中国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投资时逢重大机遇期。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在经历经济转型,澳大利亚正从出口资源和能源型产品向服务业产品转型,中国正从出口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型。中澳都在寻求深层次的经贸合作,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以及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宽松政策都为两国经贸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澳大利亚的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存在相似之处。当前,澳大利亚重点发展北澳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商业成本,吸引投资,这为中国企业提供大量进行跨境合作的机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很多沿线国家相比,澳大利亚作为发达经济体拥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与澳大利亚应当对接两国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双边合作的领域。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进一步经贸合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抓住机遇,创新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机技术,构建中国企业与澳大利亚跨境电商的合作平台,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双方贸易合作中的使用频率,以此开启一个跨境商贸机遇的新时代。二是加强双边优势行业的经贸合作。扩宽贸易合作领域,实现中国与澳大利亚优势产业的有效对接,缓解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此外,深化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领域的合作,鼓励中国制造企业到澳大利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双方投资便利化,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三是促进人文交流,化解矛盾与分歧。中国应广泛开展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等文化交流形式,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鼓励文化贸易的发展,通过与澳大利亚互相开展文化节,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树立正面的大国形象,传达中国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化解矛盾与分歧,为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的深化奠定民意基础。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